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贺日有戴承表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六、《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二
皇天祐于一德,罔有二三;
大人照于四方,丽乎中正(中贺。)
臣闻日为君表,同厥照临,天应人为,托于象类。
于赫戴承之效祉,独为震耀之纯休。
曰戴以昭上圣之寖昌,曰承以示群臣之丕享。
有能得一,已谓殊尤,况当旷世而无闻,岂有同时而并见?
陛下总齐七政,躬抚五辰。
乃者休气被于元圭之告成,正朝交于朔月而不蚀。
伟兹美象,弥极显融。
昭穹昊之眷怀,慰苍生之瞻仰。
阴云解駮,方抱珥以扬辉;
隆景晏温,爰再中而协瑞。
臣等偶承人乏,莫代天工,仰观受命之符,有格上天之载。
众非后罔戴,率倾就望之心;
无不尔或承,永怀畏爱之德。
贺南郊礼成表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六、《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二
穆卜天正,践迎于至日;
躬修庙类,祗载于圆丘。
熙事备成,虚心厎豫(中贺。)
切以祥集大命,佑民而作之君;
式序有邦,继天而为之子。
惟动丕应,有开必先,咸自我民之聪明,用能惟帝之降格。
而况罄一人之功德,先极于灵承;
率四海之欢心,上通于肸蚃。
虽曰有赫,惟时居歆。
翕受骏庞,钦翼谟训。
严旻天文祖之陟配,对越宏休;
增裕陵永泰之鸿名,答扬光烈
圣与考,神灵顾歆。
享帝暨亲,精意昭达。
矧乃尊彝牺象之肇造,稿秸陶匏之聿新,咸秩无文,克蠲乃事。
告成功以陈禹锡,肇执元圭
致象物爰及天神,克谐晟乐。
渊然嘉气之被,肃若荣光之临。
臣等仰觌祲容,预陪毖祀。
奉璋左右,仰依日月之末光;
降福孔多,粗识天人之精祲。
明州雪窦山资圣寺第六祖明觉大师塔铭治平二年二月 宋 · 吕夏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明觉禅师语录、《延祐四明志》卷一七、《四明图经》卷一一、《雪窦寺志》卷六
夫真空不空,是有无證;
寂灭不灭,是往来相。
佛以权实一法,开顿渐之径,使随器而趋之,有不离道场得大智慧,有难行苦行为人天业。
日月为明矣,而盲者不见睫毛;
舟枻可济矣,而溺者沦于波浪。
人之未有恶明而忘济者,其心一也,其途异矣。
昆蚑之性,群行食啄,倦则息,触则避,求所以安乐,不待教而能也。
人之于贵贱贫富寿夭得丧,不知自然之分,爱恶悲欣,廉贫静躁,纠缠桎梏,无所解脱。
昼劳形骸,夜动梦寝,至于老死,且不知息。
彼昆蚑知所以安乐,人顾不能也。
佛之教人,推性命之际,以极天地之外,乃至观身如掌中物。
传付法宝,不寓文字,是谓禅那。
山岳之大,有时而泐,金石之刚,有时而刓,形器之用也。
我则异于是,无去无住,无取无离,不见于内,不见于外,不见中间。
自利义也,利他仁也。
是谓涅槃妙心诸佛法印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
佛以授摩诃迦叶,传僧伽梨衣,以待补处出世,为成道之符。
自是衣法相传,二十有七世香。
至王子初入中国,谥曰圆觉
圆觉传大祖大祖传鉴智,鉴智传大医,大医传大满大满传大鉴,大鉴藏衣传法而已,大慧继之,大寂承之,其后皆以所居称。
若天皇、龙潭、德山,雪峰、云门、香林、智门,其世次也。
禅师讳重显字隐之,大寂九世之孙,智门之法嗣也。
俗姓李氏,母文氏,以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大师遂州
始生瞑目若寐,三日既浴,乃豁然而寤,屏去荤血,不习戏弄。
七岁,有僧过其门,挽持袈裟,喜不自胜。
闻梵呗之声,辄泣下。
父母问其故,恳请出家。
父母执不可,师不食者累日。
咸平中终父母丧,诣益州普安院仁铣师,落发为弟子。
大慈寺僧元莹,讲《定慧圆觉疏》,师执卷质问大义。
至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伺夜入室请益,往复数四,莹不能屈。
乃拱手称谢曰:「子非滞教者,吾闻南方有得诸佛清净法眼者,子其从之,彼待子之求也久矣」。
师于是东出襄阳,至石门聪禅师之席。
居三岁,机缘不谐,聪谕之曰:「此事非思量分别所解。
随州智门祚禅师,子之师也」。
师乃徙锡而诣之,一夕问祚曰:「古人不起一念,云何有过」?
祚招师前席,师摄衣趋进,祚以拂子击之,师未晓其旨,祚曰:「解么」?
师拟答次,祚又击之,师由是顿悟。
寻往庐山林禅师道场,问之曰:「法尔不尔,云何指南」?
林曰:「只为法尔不尔」。
师遂拂衣而退,众皆股栗。
有毁于林者,林谕众曰:「此如来广大三昧也,非汝等辈以取舍心可了别也」。
师辞往池州景德寺首座,为众解肇法师《般若论》。
知州曾公会以果子抵于地曰:「古人云,不离当处常湛然,即今在何许」?
师指景德长老曰:「只此长老亦不知落处」。
曾公云:「上座知也,不得无过」。
师曰:「明眼人难瞒」。
师南游杭州,住持苏州洞庭翠峰,嗣智门也。
未几,曾公出守明州,手疏请师住持雪窦资圣。
苏人固留不可,师曰:「出家人止如孤鹤翘,去若片云过顶,何彼此之有」?
雪窦本智觉禅师道场,智觉雪峰五世孙,备传琛,琛传益,益传韶,而寿继之,智觉其号也。
一法同源,而地有盈虚,师之至犹家焉。
决潢污,变清泚,掖躄偃,争迅驰,州邦远近,辐辏座下。
驸马都尉和文李公表锡紫方袍,侍中贾公又奏加明觉之号。
师住持三十一载,度僧七十八人。
先是,门弟子建寿塔于寺之西南五百馀步,一日命侍者洒扫塔亭,行至山椒,历览久之,曰:「自今过此,何日复至」?
左右皆大惊。
众迎师还,师坚指塔所,众皆号泣。
随至塔前,或曰:「师无颂辞世耶」?
师曰:「吾平生患语之多矣」。
翌日出杖屦衣盂,散遗其徒。
有问疾者,留食,殷勤与之约曰:「七月七日复来相见。
其夜盥浴整衣,侧卧而灭。
时皇祐四年六月十日,俗寿七十三,僧腊五十
七月初六日入塔,如师之约。
呜呼,师得妙用善机,不敢诸法,能知去来、达性命。
故方是时升堂皇、游墙藩者,悟性相体空,顿息万缘,为大乘法器,曰义怀、在和,凡百五十人,传其法于天下。
彼遮护意根,网绊初心,背觉合尘,逐念流徙,得少为多,妄立知见,虽三诣投子,九陟洞山,师亦援手濡足,而无以救之。
是犹孔子之有宰我孟子之有盆成括,非其师之过也。
自师出世,门人惟益、文轸、圆应、文政、远尘、允诚、子环,相与裒记提唱语句诗颂,为《洞庭语录》、《雪窦开堂录》、《瀑泉集》、《祖英集》、《颂古集》、《拈古集》、《雪窦后录》,凡七集。
师患语之多,而其徒怆然犹以为编捃有遗,盖利他之谓也。
余得其书而读之,二十馀年,虽瞻仰高行,而录利所縻,无由亲近。
使得稽首避席,沾彼法雨,觉悟尘劳,庶几可教者,今蔑如之何。
师辞世十有三年,碑表未立,馀杭僧惠思撰《行业录》,与其徒元圭、觉济大师悟朋继踵,褒文请铭。
跂慕之心,重之以门人之请之勤,抑有待耶?
愚公叩壤以移山,虽不量力,其诚则至矣。
谨焚香再拜,系之以铭曰:
噫惷愚,背本源。
一念,生二根。
胜与劣,驷马奔。
嗜所得,自诈谖。
失大道,南北辕。
艾至老,愉朝昏。
正遍觉,人天尊。
迷者挽,溺者掀。
朝暾出,彗霾云。
渴得浆,寒得薪。
悟报化,知非真。
趣安隐,摆客尘。
王叔生,广佛事。
破六宗,应弹指。
法来东,非会际。
信衣传,只履逝。
五山真法器。
立积雪,殊其臂。
忍非忍,得法髓。
债必偿,有裔嗣。
皖公潜,佛日翳。
翩南游,立如椔。
乞解脱,彊哉慧。
攘蜂虿,神兵卫。
破头峰,众云从。
横六气,酾二宗。
教任意,任懒融。
黄梅儿,陌上童。
阙七相,了诸空。
圣服劳,杵臼佣。
和心偈,掊争锋。
夜南骛,怀是逢。
帝稽首,晞下风。
舟复新,叶归丛。
有道得,无心通。
世有承,四众依。
灯相绩,埙应篪。
师异禀,自孩提。
斥腴隽,蹈圣梯。
慈固挋,不得施。
恭孝,终苴缞。
铣落发,莹质疑。
汉之东,得我师。
抉盲瞆,柞荒菑。
昔无有,今委蛇。
遇沾洽,发萌荑。
淫蛙鸣,钟未簴。
鱼目藏,明珠吐。
岿二山,下担负。
来万里,足茧踽。
訇春雷,披蛰户。
辩缚解,诀去住。
沃醍醐,𣂏甘露。
百五十,胄蕃庑。
穷车辙,诵句语。
瞻骨肉,轴绘素。
远胡越,近杖屦。
捐粗相,悉开悟。
山茀郁,泉咿幽。
虎迹交,鼪猱啾。
塔门閟,樛。
天南垂,海彪彪。
囊破褐,笈单裯。
来环绕,五体投。
名彊身,禄饱喉。
狃怨憎,甘鲍鱐。
睨真乘,等赘疣。
庆我生,辩蕃莸。
蕲诱掖,邈无由,瑑坚石,摅忧。
治平二年乙巳岁二月五日
太师蔡京三上表乞涓日受元圭允批答政和二年十月二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二、《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九
昔者尧则天而行道,禹制器以告功,历考前王,莫之能继。
赖天顾諟,申命用休,锡以珍祥,神物自至。
顾德弗类,推而不居。
勉徇舆情,实有惭德。
惟尔百辟,其尚交修,无俾前人,专美尧禹,则无愧于斯宝,不其美欤!
所请宜允。
元圭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二、《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九
门下:朕嗣守丕构,获承至尊。
永惟居业之艰,敢怠继猷之重?
皇穹之纯祐,仆景命于无疆。
锡乃元圭,为时大宝,内赤外黑,上锐下方。
蕴阴阳之至精,体乾坤之盛德。
温润而泽,有云行雨施之文;
迫琢其章,著地平天成之象。
冠真祥而创见,兹历世所未闻。
是用稽图牒之言,总缙绅之议,聿迎至日,亲御路朝。
肆诞举于隆仪,用灵承于丕贶。
昭哉嗣服,缅怀二帝之勋;
告厥成功,岂独一人之庆?
可大赦天下。
云云。
于戏!
惟天祐予壹德,施其敢专;
敛福锡厥庶民,远无弗届。
咨尔中外,体予至怀。
神宗谥加四字哲宗改上旧谥御笔手诏政和三年正月十一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四、《东都事略》卷一一
朕嗣承祖宗丕构,惧德弗类,率时昭考,永惟熙宁元丰盛德大业,述而明之,孚于四海。
故自缵绪以来,循亲疏敦叙之诏,而为之建两京敦宗之令;
遵学校养士之法,而申之以乡举里选之政。
董正治官之志,制名定位,训迪文武之秩;
绍均输裕国之制,懋迁有无,阜通山海之利;
常平羡馀,以惠养鳏寡,使民养生送死无憾;
嗣开拓武功,以柔远辟国,自牂牁、积石,列为郡县。
一纪于兹,迄用有成。
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制礼,声明文物,于是大备。
天之休,诸福之物毕至。
锡以元圭,告厥成功。
推原本始,实自我烈考弛张弥纶,权舆万事,以克用乂
亦惟我哲宗继志述事,克笃先烈。
顾朕何德以堪之!
朕若稽古,那祀成汤,以衎烈祖,维天下太平,以告文王
肆朕缵述,缉熙先烈,其成康功,永言孝思,不敢不告。
可差官册告永裕永泰陵,神宗尊谥,比祖宗已各十六字,然不著稽古建立法度之意;
哲宗遵制扬功,亦未昭显,盖不足慰在天之灵,垂示万世。
其令群臣参议,加上神宗四字,改定哲宗旧谥以闻
俟将来祀飨庙,躬行奉上,以称朕功成不居、归美显亲之心。
咨尔中外,其体至怀。
按:《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二。又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一三(第一册第二一页),礼五八之五三(第二册第一六三八页)。
大晟新乐御笔手诏政和三年五月三十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六、《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九、《宋朝事实》卷一四、《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五、《文献通考》卷一三○、《宋史》卷一二九《乐志》
乐废久矣,历世之君,千有馀岁,莫之能兴,以迄于今。
去古既远,循沿五季之旧,诚非治世之音。
祖宗肇造之始,实未遑暇,百年后兴。
盖自崇宁之初,纳汉津之说,成大晟之乐,荐之郊庙,而未施于燕飨。
夫今乐犹古乐也,知其情而已,循声以知音,循音以知乐,循乐以知政,所通在政,所同在音,而无古今之异。
比诏有司,以大晟乐播之教坊,按试于庭。
五声既具,八音始全,无惉滞焦急之声,有纯厚缴绎之美。
朕奉承圣绪,立政造事,昭功继志,一纪于兹。
乃者元圭告成,今则雅乐大备,功成作乐,于是始信。
天之休,宗庙顾諟,追三代之盛,成一代之制,以遗万世,嘉与天下共之。
可以所进乐并颁天下,其旧乐悉行禁止。
仍令尚书省措置,立法行下。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御制天真降临示现记政和三年十一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一六(第二册第一○二七页)
朕嗣承祖宗基业,永惟万事之统,有典有则,流光垂祚,贻厥后裔,丕承祗载,罔敢坠失。
率时昭考,追法先王休功盛烈,布在天下。
粤自初载,于志无所不继,于事无所不述。
正身以齐家,治内以及外,序亲疏以睦族,正名分以审官
迪之以学校而人伦以明,导之以师儒而士类率服。
宾兴其贤能,野无遗材;
敦尚以行实,人不幸进。
鳏寡有养,道无穷丐;
疾病有医,民鲜横夭。
收山海之利,商贾阜通;
施漏泽之惠,送死无憾。
以富备礼,以和作乐。
皆祗修先烈,以克用乂绍述之效,彰明较著。
盖黜邪见僻学之士,斥罔上惑众之言,放妨功害贤之奸,故诐行不作,谗言不兴,正论以定,天道以明。
是以上当天心,天之休,宗庙之灵,告成厥功,元圭自至。
顾惟寡昧,岂敢自居?
推而上之,自我神考肇造法度,克成康功,涓选休辰,归美复命,加上徽称,以伸孝恩罔极、因心则友之义。
爰以冬日之至,燎禋泰坛,裒对太室,祗率祀事。
陈鼎罍爵豆新作三代之器,改执内赤外黑十有三山之圭,奠匏玉之爵,奏《大晟》之乐,以交神明,接三灵之欢。
仲冬之月,淑气温煦,百骏职奔,从事以礼,前期戒具,罔有不虔。
自宫徂郊,出自庙门,南至玉津
朕祗慄精专,无思无为。
顾瞻东方,忽见宫殿台观重楼复阁半隐半现,顾执绥蔡攸曰:「此是何处」?
对以郊外无楼阁,惟有斋宫。
朕顾青城在南尚远。
时面西,朕令回视。
奏曰:「楼去地十馀丈,半隐空际」。
顾云中人物涌出,持旌、持节、持宝盖、持幢幡、持羽扇、持大枝花,展转寖众。
所持竿皆高数丈,人长丈馀,中有若凤辇状,侍卫周密,可千馀人。
须臾,日光穿透,人物全体俱现。
行者、趋者、侧者、正者、相顾者、回首者,或若持简道流,或若垂髻童子,或衣朝服,或冠道士大冠,或黄或青,或紫或红,或淡黄杏黄,或绯绿浅碧,或若持,或若绘画。
又有一辂青色,不类马,状若龙虎,前后拥约数千人。
云气渐开,衣纹眉目历历可辨,幢幡飞动宛转。
人亦轻扬飘举,自东稍南回旋,却由东南,渐远渐隐,移刻始不见。
朕问及侍臣刘友端、张祐,所见悉同。
又谕卫士行门亲从等,悉皆瞻睹嗟叹。
或登御街短垣,升高以望,俯伏以拜。
朕考载籍所记,高宗梦得说,武王之梦与龄,其精诚相感,于寤寐恍惚之间,陟降在帝左右而已,未有示现若此也。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知幽明之故,通神明之德,以赞天地之变化。
非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先是辛卯六月一日夜,梦至一宫殿,有幢幡羽盖旌节,跪受帝训,兴隆道教,与今所见,大槩相类。
夙夜震慄,不敢遑宁!
今上帝降格,来止来临,顾何德以堪之!
夫天人相与之际,其势若高远不可及,惟德能动,惟诚能格。
朕敢不面稽天若,励精寅畏,以答扬顾諟光显之训,为宗庙万民之庆?
政和癸巳冬至日谨记。
济州命官学生道僧耆老请皇帝封泰山乞车驾经幸本州表(一)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乐静集》卷一四
窃以封禅大事,古昔有闻。
数千百载之相望,时难偶值;
七十二君之可记,遗迹尚存。
非至德无以动天,惟圣人乃能行礼。
义当有请,时弗可违,众议所同,不谋而合。
辄殚愚恳,上渎严宸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亶圣智之才,迈帝王之德,仁被动植,孝感神明。
朝廷正而庶官修,庠序兴而众贤出,礼极商周之盛,乐同《韶》《濩》之和。
四时序而五谷顺成,九泽通而百蛮请吏。
困穷有养,囹圄屡空。
为道难明,视古无并。
万邦咸乂,岂惟同德之三千;
百化已成,何独大功之二十?
三灵协相,诸福荐臻。
太史书祥,殆无虚日;
舆人颂圣,如出一辞。
冲融六合之间,充塞太和之气。
元圭载出,垂眷甚休;
青帝来临,示人尤著。
当躬行于昭报,无久旷于上仪。
必展时巡,用虔祀事。
顾兹东土,有曰泰山
泰言作镇之尊,东乃资生之本。
群灵之府,众岳之宗,近在大邦,素为福地。
升烟中顶,可近接于皇天;
检玉圆台,亦深明于精意。
不特享一人之庆,盖将蒙万世之休。
幸诏诸儒,敷求故实。
矧规模之具在,皆耆老之能言。
追真皇已讲之文,请从今日;
神考方兴之志,奚俟来年?
惟麟野之旧封,附陶丘之大邑,去畿无几,视鲁为邻。
路固少于萦回,地尤多于平衍,万人无拥,六马不勤。
才经清泲之郊圻,已见东山之云物。
伏望皇帝陛下曲从人欲,俯屈帝尊,溯日驭以启行,揭龙旗而来幸。
肃传鸣跸,径取便涂。
舜礼方修,敢愿陪于群后;
尧车傥过,窃有效于封人
庶仰瞩于清光,不虚生乎盛世。
济州命官学生道僧耆老请皇帝封泰山乞车驾经幸本州表(三)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乐静集》卷一四
盥手奉章,鞠躬俟命,望云虽剧,伏地无从。
献一得之愚,已几喋喋;
下十行之诏,尚复迟迟中谢。)
窃以因崇祀以告成,礼当有报;
为生民而祈福,意本无私。
乃上圣所优为,亦下情之公愿。
凡在照临之属,莫知鼓舞而来。
稽于众则可从,冀蒙兼听;
至于三而必渎,敢避多言。
筮日之良,沥诚斯迫。
恭惟皇帝陛下化行俗美,治定功成,阴阳天地以流通,礼乐刑政之明备。
丁宁德意,孰非尧舜之用心;
熙广圣功,不忘文武之勤教。
交万物以道,得百姓之欢。
众贤并兴,五兵俱偃。
养材有本。
造小子以《诗》、《书》;
怀远无方,裂殊邻为郡县。
九年腐,比户钱流。
茕独孤穷,饱馀粮而鼓腹;
桁杨缠索,挂空犴以凝尘。
朝廷胥乐于清明,田里蔑闻于愁叹。
馨香有感,惠泽无垠,共陶一气之和,遍为诸福之应。
元圭发见,上帝降观。
九霄光明,日有戴气;
千里澄澈,河无横流。
甘露葳蕤,宝山崒嵂,竹实供九苞之食,野蚕增卒岁之衣。
双莲骈菰,不并生于庶草;
赤乌白鹊,独先至于四灵。
淮人瞻崒堵之光,嵩阜示高真之相,嘉谷动盈乎拱把,瑞文继出于山林。
九皋之鹤蔽天,同倾万目;
五色之连篚,几困十夫。
礼部受图,岁尝百数;
外朝称庆,日或二三。
呈露纷纶,变化奇诡,事出乎见闻之表,意存乎象数之间。
欢流声诗,光动简册。
此太平之极致,何峞峞乎;
彼载籍之所传,特小小耳。
惟天之垂眷者甚厚,故民之报上者益勤。
圆丘方泽之斋严,未为之称;
束帛金钱之慰遣,讵已其来。
必先乔岳之封,允答三灵之眷。
庶弗违于上下,亦曲尽于情文,庸示光扬,非为进越。
博士濡毫于册府,夙备讨论;
封人侧耳于路隅,屡从汛扫。
载稽前古,无越此时。
虽退托以未遑,顾久留之何待。
盖旷世罕逢于盛际,况旧章非设于空文。
今复仰冒严诛,坚陈丹恳,幸稍回于渊虑,难终抑于舆情。
鲁邑儒冠,已颙颙而北向;
岱宗云物,每靡靡以西来。
伏望皇帝陛下追祖武以聿修奉天时而顺动。
自大野达东山之境,导属车无五日之行,良出便安,最为平易。
填金秘册,罄一人昭事之心;
刻石层崖,张万世无前之烈。
访仙闾之缥缈,观海日之腾陵。
百神之御沓来,万岁之声相属。
回銮夷路。
瘗帛崇坛,麾仗云屯,琛贡山积。
先端冕以受四方之贺,大作乐以举诸臣之觞。
躬问高年,毕修群祀;
尊儒阙里,欸帝真庭。
赐酺饮以交欢欣,濡德音以荡瑕秽。
荣光均被,庆赍并行,永孚宗社之宏休,丕显帝王之能事。
臣某等敷言累牍,引领踰时,恍迷丹阙之岧峣,想见翠华之彷佛。
踌躇终日,摇役寸心。
奏帝典之一篇,惭无宿学;
望圣人而三祝,窃效前驱。
朝请大夫潼川府何君耕墓志铭淳熙十四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六、《省斋文稿》卷三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公讳耕,字道夫姓何氏,世居汉州绵竹县
曾大父杲。
大父延,世号休庵居士,轻财好施,食客日数十人。
与同郡德阳史彬善,以其子革为婿,即公之父也,赠朝议大夫
教授弟子以百数,号绝学先生,两家既通婚姻,何氏亦占籍德阳矣。
公甫胜衣,从外祖学词赋,警敏异群儿,更授《尚书》,殚思精义。
西川名士张行成、任慥继为郡博士,皆奇之。
方弱冠,类试奏名第一,时绍兴十七年也。
自行在吴中,蜀士不预廷试,例赐魁进士及第,命官视甲科第三。
讲和后稍稍来奉大对,时秦益公当国,谕礼部尚书:凡不至者第一等并赐进士出身,今后准此。
入熟画可,遂为故事,盖自公始。
左迪功郎彭州州学教授,用举主升从政郎教授成都
公天资高明,积学勤笃,士闻风四面至,帅守监司交荐之,改左宣教郎,领职如故。
制置使沈介、转运周绾、何逢原皆中朝名胜,待公以异礼。
今上登极,转左奉议郎,移成都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官长查籥负才易公,公遇其施设未安,必反复告之,大敬爱。
吏部尚书汪公应辰儒宗,严许可,以文章典雅科荐公,俄通判成都府
乾道四年,绵汉大饥,公沿帅檄赈济,过家率族党发私廪为之倡。
里富人独闭籴,公登门晓之,弗听,械系其家人,远近输米相踵,全活不可计。
文人晁公溯提点刑狱,诗以美之。
会邛间盗发,帅遣将将数百人,命公督捕。
公宣示恩信,譬以祸福,寻即解散。
擢知蜀州,抚摩善良,绳治奸猾,郡以大治。
盗复起邻邑,州民惊扰,公立木四门,大书曰:「率众劫民财者斩」。
有村夫攫鬻物于市者,罪当流,部使者欲杀之,且责公自叛其说。
公曰:「前令为率众而劫人者设,今一夫攫物耳,非姑息也」。
使者愧谢。
居顷之,丁太宜人忧,疏食三年,出居僧舍,自号恬庵踦叟,以布裘、铁环、竹杖等五物为五友,若无意于世者。
免丧踰年,青羌寇沉黎,虞雍公宣抚使,檄公守雅州
诸司调西兵来戍,公曰:「蛮敢侵边,贪吏实启之,其患常在外;
今多屯兵必损郡计,脱不满意,且内讧,是腹心之疾也。
守诚洁己奉公,戒城寨官无黩货生事,训练州兵,优恤土丁,蛮何足患」?
其后八年,黎境再扰,制置司调戍兵益众,将非其人,果作乱,人服公先见。
果州,改嘉州,课常为诸郡最。
潼川府路提点刑狱公事,作谕民诗四十二篇,语平易而教化寓焉,郡邑家有其书。
强暴犯法,父老必谯曰:「汝不诵何公诗乎」?
往往知悔。
淳熙四年,敕差监四川类试,得士为多。
是岁被召。
明年入对,论恢复四事,且曰:「愿陛下内定其志,外修其具,考其实无听其虚言,无畏难于今而成功于后日」。
上曰:「卿所言尽之矣」。
仓部员外郎
户部郎中,兼国史院编修官侍讲东宫
未几迁国子司业,就升祭酒,改太子侍读
讲《礼记》终篇及史院进《四朝志》,皆增秩一等。
秘书监
丐外,知潼川府
请祠,未报,以十年六月乙卯卒于府之正寝,享年五十有七,既诏公主管玉局观,不及拜矣。
积官朝请大夫
娶同郡李氏,封宜人,前公四年卒。
三男:德方将仕郎
德彦,迪功郎、新邛州司户参军
德固迪功郎、新嘉州州学教授
三女:德秀、德珍、德蠲,适进士王瓘、关镕、李兑。
孙男七人:居安、庆传、迁曾、卿月,早夭;
今存者曰惠云、法云、登云。
其年九月乙酉于县之义合乡元池里,与李宜人同域而异藏。
公有文集百卷,藏于家。
予未常至蜀,而多识蜀士,夙闻公有盛名。
绍兴末,外舅王公葆光守汉,每道公之贤。
岁在戊戌,予在翰林,而公实来,一见如旧交。
已而僚于东宫、于史院,予既知公,公亦知予。
自公云亡,怀思不已。
今德彦、德固同登进士第,泣请铭公墓,义不得辞。
窃常评公:于书无不读而得其要,于文无不能而根诸理。
立朝端谅敢言,典郡岂弟,人不忍欺
其持心虽厚,而临事刚不可夺;
其造行甚谨,至适性亦通而不拘。
当仕则仕,当止即止,惟其时而已矣。
始蜀先进久欲扳公于朝,公未尝有所就。
虞公秉政,知公特深,迄莫能致也。
赵沂公入相,荐公为郎。
公积阅虽高,然寄禄未至大夫,为中郎满岁乃可任子。
素友爱季弟,怜其早世,抚孤德崇过己子,将命以官。
于是翻然而起,至则忠嘉合上意,誉望动缙绅。
朝廷进退蜀士,多以公言为轻重。
学省蓬山,极道德文章之选,公俱为之长,视禁途跬步可登。
一旦悼亡,浩然有归志,日夜求去。
人争欲留公,予时为承辖,谅公诚悫,莫敢遏也。
盖公之行谊文学出处去就大略慕唐白乐天,而耽玩释氏,躬持斋戒尤与之同。
呜呼,亦贤矣!
是宜铭。
铭曰:
圭璧其德,松筠其节。
何以文之,惟学与识。
宜公宜卿,我则自抑。
宜耄宜期,天曷尔啬?
宁非劬躬,以寿奕叶。
邈乎来今,尚考斯刻。
拟请西封颂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七、《忠肃集》卷上
肇自古初,倥侗颛蒙,上下靡记。
羲农已降,载籍所传,德莫盛于五帝,功莫盛于三王。
然皆封岱勒崇,检玉泥金,用能垂光于无穷。
逮至后世,如汉与唐,治未洽于群黎,事已追于八九,盖未有符应昭明而罔举升中之典者也。
恭惟皇帝陛下席累叶之丕基,绍陶唐之遥迹,负扆垂衣,焦劳万国,于今十有四年矣。
挈纪纲于既全,兴典章于已坠,五礼明而八音谐,四民安而九刑措。
和气充塞于海表,惠泽渐濡于鬼区。
丰年协多之祥,重译尽乡风之俗。
灵芝、嘉禾、文石、析木之异,甘露、醴泉、景星、翔鹤之应,纷纭杂遝,史不绝书。
若乃神禹锡圭以告成,上帝歆德而来格,则又非谱牒之所纪已。
昔周有素雉、朱乌、黑秬、黄𪍓之事,汉有《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犹能荐之皇天,以为元命;
校之二端,何其褊欤!
间者近自留都,东抵鲁国,西浃汾脽,扶老携幼,众以万计,奔走阙下,愿讲上仪,章却而复上者屡矣。
皇帝方将储神穆清,守德谦固,阙然数月,未有俞旨,意殆与所闻异乎?
于是三事大夫佥言而进曰:「陛下德臣五帝,功君三皇,是宜建崇号、施鸿名,为万世无疆之休。
兹事体大,允其懿哉!
矧天地之锡羡垂鸿以积祐于我宋者,不可以不答;
祖宗之垂统继业以致治于今日者,不可以不承乎!
陛下虽欲辞之,又可得邪」!
皇帝乃瞿然改容,沛然下诏曰:「惟天地祖宗所以付畀余者,余其敢怠?
有司其参详祥符故事,具注其仪,朕将览焉」。
臣幸生斯时,窃伏惟在昔太史公自恨留滞,不得从事于汉家之封;
司马相如且死,尚能遗书道封禅事
臣虽固陋,久陶太平之化,不胜惓惓尽忠之义,谨再拜稽首而献颂曰:
于昭有宋,受命于天。
圣子神孙,瓜瓞绵绵
规重矩叠,千亿万年。
天锡皇帝,聪明文武。
继志扬功,内登硕辅。
乃饬乃修,旧章具举。
乐备兴,彝伦攸叙。
丰年穰穰,零露湑湑。
嘉瑞纷纭,披图按谱。
应期绍至,如携如取。
瞻彼珍符,匪珇匪璧。
非常之贶,验于载籍。
昔者帝尧,四隩既宅。
经启九道,继之绩。
地平天成,元圭是锡。
茫茫千世,罔有弗钦。
鸾舆肃驾,以即于南。
精禋昭格,上帝是歆。
驾龙伏虎,来享来临。
旂旐飙举,仰见冠衿。
凡在此列,踊跃蹈舞。
和气洋洋,外风万宇。
佥曰休哉,天意可睹。
名臣显位,咸傒我后。
幅员西东,请命奔走。
黄冠缁衣,髫童鲐叟。
填衢载涂,舂粮裹糗。
愿举旷仪,以垂不朽。
皇帝曰嘻,咨汝多士。
予临有邦,十有四祀。
夙夜靡宁,迄底于是。
兢兢业业,罔或遗坠。
封峦告成,盛德之事。
顾惟德薄,粤其敢议?
臣拜稽首,荐贡封章。
追迹八九,前后相望。
皇皇我宋,于古有光。
天命匪懈,聿其可忘?
帝曰俞哉,迪惟累圣,锡祜垂鸿,受天明命。
予敢弗从,以为民庆?
乃诏有司,错事展采。
祥符之仪,典册具在。
眷是嵩高,西狩靡逮。
储精蓄灵,意若有待。
令予祗事,其始于迈。
庶言既同,群公动色。
历日协辰,以诏万国。
谢赐元圭批答表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六、《演山集》卷二八
臣某言:准都进奏院递到礼部雕印御制御笔《元圭批答》,并群臣议及考验状共五册赐臣者。
则天体道,尧莫能名;
制器告功,禹惟不伐。
中抱一源之真大,外环四镇之灵山
其孰主张,以更久远?
托迹暗窥于唐、汉,待时潜望于牺、轩。
果会真人,克扬神物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超百王而制法,本三代以趣时。
裁天地之生成,相阴阳之造化。
乃得珍符之大,亦存至道之微。
体用辉光,质文并舍。
方当四海混同之日,况值一阳来复之朝。
时合显以难逃,人欲藏而莫得。
按古文而并契,继宝鼎以争先。
祗往路朝,显膺天命。
积三千岁,可畀其谁;
传亿万年,自今以始。
付之黎献,讲以高言。
方镂成书,乃颁列土。
秘藏箧笥,已增桓谷之光;
披玩规模,如得云雷之泽。
无为禹勤事功德孰优论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文庄集》卷二○
天生烝民,立之司牧,实曰天子。
天子必张官设吏,布德行惠以怀万民,驱之四方上下,惟其所从。
在其治一也,而其道固不可同矣。
三五之君,其治之至,其德之盛,际天接地,垂映列辟者,皆曰舜禹,则舜禹可以谓之盛德。
夫舜以无为而治天下,禹以勤事而陟元后。
然则无为、勤事其有隆杀矣。
夫圣人功业既殊,教化皆异,其德隆者其功逸,其德杀者其功劳。
逸者合于造化而及于物者也,劳者滞于形器而立事者也。
故言事者,劳逸之际,不可不察也。
夫无为者,逸也。
何以逸?
能任人也。
圣人劳于求贤,逸于得士。
有虞氏纳于大麓,遂陟帝位,任四岳以主内事,任十二牧以秉外政,任大禹、垂、益、伯夷、夔、龙以平水土,以典礼乐,以掌山泽,以治百工,故可凝旒垂纩而御遐迩,当宁深拱而行教化德,与天道契乎渊默。
《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书》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
《易》曰:「垂衣裳而天下治」。
其是之谓矣。
夫勤事者,劳也。
劳者何?
盖自任也。
圣人忧勤以图治,躬亲以厎绩。
夏后氏之命,乂厥水土,乘四载而导江河,别九州而差贡赋,任其桑土,分其土宜,闻启之泣而不归,栉风沐雨而无倦,授元圭而告成功,以声身而为律度。
故能功著万世,济于生民。
《诗》云:「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又云:「小心翼翼」。
其是之谓乎!
故圣贤之言也则称其德,曰:「无为而治者其乎」!
又曰:「舜有五臣而天下治」。
则称其功,曰:「尽力乎沟洫」。
又曰:「微禹之功,吾其为鱼矣」。
盖德者形而上者也,功者形而下者也。
立德立功之道,其殊久矣,况命而告厥成功乎!
万松老人真赞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押词韵第八部
无尽居士恒岳庙云:「聪明厌血食,悔不值元圭。」兹因恒州四众敦请万松老师,师不行,且以顶相付之,门弟湛然居士再拜而赞之曰:
每恨恒山,不逢圭老。
四众同缘,万松亲到。
贾明叔显谟阁待制 宋 · 王之道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相山集》卷一九
盛德有容,尽释积年之谴;
微生何幸,更叨三字之荣。
服宝训乎裕陵,躐华资于延阁。
拜恩涕陨,省过魂惊中谢。)
伏念臣智不足以周身,心但知于爱国。
谓邦有司直,不可持禄养交以同众人;
而地当敢言,自宜明目张胆以报天子。
性既疾恶,志务去邪,故其论駮纠弹,不复畏忌顾望。
出于狂瞽,既无献可之谋;
责以愆违,斯有黜幽之典。
三危两窜,万死一生,交游为下石之挤,宾客竞引绳之逐。
属彗星之告异,获湔除于奸党之中;
元圭之霈恩,遂叙复于散官之列。
四十年之畎亩,一万里之朝廷,萧条蟠木之容,fvow落蚍蜉之援,分甘丘壑,望绝云天。
何期断梗之残年,有此登瀛之异数?
枌榆改观,蒲柳增辉。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圣无常心,天从人欲。
锐意社稷中兴之业,敷求祖宗近侍之臣。
方将与四海而为春,岂复忍一夫之失所?
念父有争子,犹或保于令名;
则国有忠贤,必能裨于至治。
忘其犯颜撄鳞之大罪,录其输心露情之小忠,宠之纶綍之恩,还以图书之府。
臣敢不勉追老马,冀问路于将来;
窃比翳桑,誓扶轮于未死。
加上神宗皇帝徽号册文政和三年十一月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八、《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五九(第二册第一六四一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孝子嗣皇帝臣佶稽首再拜言:闻道不可名,其可名者非道。
然古我先王骏惠其先烈,罔敢遏佚,彊为之名,用祗命于上帝。
其道隆德著,永世有辞。
顾惟寡昧,奉承圣绪,夙夜基命宥密,肆其靖之,惟厥志是继,惟厥万事是述。
十有四年,道洽政治,民用丕变。
六府三事孔修,利用厚生惟和,鳏寡孤独有养。
什伍其丁壮,宾兴其贤能。
惟我神考睿知,稽古有为,海隅万里,罔不率俾。
西至积石,南至于牂牁夜郎,富以备礼,和以广乐。
亦惟我神考建法立制,克和厥中,盛德大业,光于四海,格于天地,无远弗届。
大纲小纪,本数末度,有条而不紊,若卜筮罔不是孚。
亦惟我神考于古其训,以克用乂,永观厥成。
盖迄于今,天休滋至,地不爱宝,告成厥功,锡以元圭
末予冲人,诞受厥命,靡敢安居,夙夜惟厉。
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后嗣,稽谟自天,酌于师言,谨以法古,始立意度,增厥徽称。
今燎禋圜坛,大享祖庙,躬以玉册玉宝,加上曰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夫显名惟德,显德惟名。
率时昭考,孝思惟则
洞洞属属,若在其上,爰伸命于皇帝,垂训来裔,以光我烈考于无极。
谨言。
更定哲宗皇帝徽号册文政和三年十一月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八、《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六○(第二册第一六四一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孝弟嗣皇帝臣佶谨再拜稽首言:臣闻昔者先王褒显其世德,名阶于功,言顺于事,传言万世,远而益彰,莫之能易。
顾德不类,嗣承先业,永惟大思,畀付之重,夙夜震惧,弗知攸报。
恭惟哲宗皇帝英武刚健,威德大业,著在典册,载于徽称,不可以加。
至于嗣政之始,恭默不言,蒙养圣功,沉潜刚克。
爰自亲政,睿知浚发,南面而听,赫然昭彻,如日之升。
追念先烈,明发永怀,震悼诋诬,临朝出涕,除恶昭奸,靡有佚罚。
外攘夷狄,以复境土;
内修法度,是正纷更。
上定郊丘之制,下复省耕敛征役之科。
天下靡然,喜于王化。
复行熙宁元丰之政,德意志虑,废而复兴。
遵制扬功之美,继志述事之孝,孚于神明,冒于下土。
以迄于今,地平天成,海内乂安,万邦作孚,天锡之瑞,元圭自至。
考循初终,寔惟前人光施后裔。
永惟盛美,罔敢居有,亦罔敢自功,参稽彝宪,佥协人言,德莫大于世前人之德,功莫先于昭先人之功。
而往者所上徽称,未究斯意。
名以宾实,实有馀而名不足,大惧不足以彰显丕烈,用伸命于上帝。
今燎禋圜坛,荐享太室,躬以玉册玉宝,改上曰宪元继道世德扬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恭惟在天之灵昭鉴于下,来格来宁,膺此名实,永孚于休无斁。
皇弟颢加恩制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一、《宋大诏令集》卷二七
门下:朕祼献太室,禋燎圆丘。
方熙事之涓成,拥灵休而滋至。
眷言介弟,敢后宠章!
皇弟具官颢至诚渊渟,盛气玉粹。
浑然道德之蕴,展矣忠孝之资。
赤舄淑旂,奄受真王之册;
元圭黼衮,载视上公之仪。
陪辅眇躬,惇宗元祀。
因紫营之昭报,奉鸾辂之亲行。
佩鞞夙兴,有絜斋明之志;
匏尊参荐,有虔陟降之容。
适当归胙之初,宜峻均恩之举。
特审名数,以耀龙光。
于戏!
友则因心,益厚同生之爱;
祭维受福,永蒙时万之祥。
其远乃猷,以绥而禄。
可。
宋左宣奉大夫显谟阁待制致仕赠特进谥文康葛公行状 南宋 · 章倧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
曾祖惟甫,故赠吏部尚书
曾祖母吴氏,赠陈留郡太君
祖密,故任承议郎致仕,赠通议大夫
祖母陈氏、胡氏,皆硕人
父书思,故任朝奉郎致仕,赠少师谥清孝
母侍其氏,赠秦国夫人
公讳胜仲字鲁卿,其先嬴姓,夏后世封国春秋时尝见于《经》,其后子孙因以为氏。
汉魏之世,著籍广陵
唐天祐中,有讳涛者,避孙、杨连兵之祸,徙江阴家焉。
其子㣑,太宗时以高年有德,赐爵公士。
生详,隐居不仕,于公为高祖
娶焦氏,是生尚书
通议、清孝,皆以进士擢第。
通议早岁归休,为乡人所宗,而清孝居官奉亲,清德孝行著闻,既卒,邑状其事谂于州,州闻于朝,诏特赐谥清孝
公幼警敏,日诵书数千言,九岁能属文。
初,清孝笃志孝养,未暇为公择师。
一日,公白清孝,曰某人不足以为某师。
清孝骇问其故,公徐于袖中出文藁,清孝遽取视,则语尽惊人,而师所窜定皆非是。
乃笑而颔之,遂为公易师。
清孝尝与客论文,偶有遗忘,召公问之,酬答如响,一座叹异。
自是宾朋会集,必使公侍左右。
年十五而学成,于经史无不精通。
年十六应开封举,中其选。
年十九丁内艰,二十二再试开封为第四,主文欧阳叔弼见其《封建策》,爱叹之。
绍圣三年复预开封优选,明年试南宫。
时再用经义取士,知举文节林公希谓公邃于经旨,乃擢置高等,遂登是岁进士第
朝廷方兴律学,公居学才阅月,于法令贯通若素习,试为第一,国子监上其程文,乞旌擢以励众。
元符二年,调杭州右司理参军
杭为浙右都会,民俗繁夥,多斗讼,狴犴往往充斥,而吏皆大奸宿赃,舞文市狱,无所顾忌。
公自以儒生且年少,恐其易己,乃痛绳以法,而于鞫狱必委曲详尽。
囚感公哀矜,咸吐情无隐,旬月间滞狱一空,吏益畏惮不敢肆。
皇祐中,有司理某者以院吏名次高下立为定格,每视役之剧易悉以序授任,循用既久,吏持必其上,莫有惩劝,事多不集。
公暇日取其格视之,谓群吏曰:「此非若衙规有成法不可动,顾前官可为,吾何为不可改」?
索火焚弃不用,众皆哗,公屹不变,遂一以能否勤惰为升降而任剧易。
于是人人竞奋,事无不理。
府帅丰稷知公为一代伟人,累荐于朝,事皆倚公而办。
先是,福州有士族不肖子,醉酒与其徒凡三人出郊,偶见巨商行支径隐关征者,即诈为捕税吏执之,商窘甚,以赂得释。
已而病死,其家乃以遇劫盗闻于官,获其二即抵法,独逸其一,迹捕至杭得之,系州狱。
前官以其党既伏诛,谓是囚亦当死无疑,锻鍊成之,狱具未决。
公至,得其情曲折,移牒福州,请收商家诘问,果辞穷,自言实诬告,遂直其冤,众皆服公之精明。
文节公赴召京师,阴求天下奇士,一见公,谓曰:「君文词经术宜为当今模范,狱讼冗职,柰何久居」!
荐试学官
元符三年春,公以《诗》、《书》、《礼》三经试于有司,又试宏词二科,俱为第一,特迁河中府知录参军,改登仕郎
士林歆艳,见其文以为不可及,公之华问自是弥大矣。
建中靖国元年,除兖州州学教授
兖,故先圣国,师儒之任,朝廷不轻畀,以公有重名特命焉。
公居职益自励,日与生徒谈经论文,孜孜不倦,人得所未闻,心咸悦服,鼓笥踵堂者辐辏,至黉舍弗能容。
公乃移书部使者丐钱,悉撤其旧,扩而新之,且丰其饩廪,学校之盛遂冠一路。
崇宁二年,始行三舍法于天下,朝廷以太学首善之地,故除授学官非第一流人不在选,除公学正
清孝喜谓公曰:「士积学非独为己,盖将淑诸人,汝其勉旃」。
清孝自谢事高卧,未尝出闾门,公力请迎养,从之。
公官卑禄薄,且处桂玉之地,日营滫瀡之奉极其诚至。
崇宁三年八月,以荐者迁文林郎
是岁天子幸太学,公奏赋数千言,时四方文儒之士上歌颂文章者以千计,徽宗皇帝中书省第其优劣,公居其首。
十一月丁外艰,执丧哀毁过制。
既举大事,贫甚,无以赡其孥,至全家食粥,终丧未尝饮酒茹荤,居苫庐,阅释氏所谓《大藏经》者尽其卷帙。
大观元年五月,用幸学恩循承直郎、差充提举议历所检讨官
是冬天子祀南郊,文武官通朝籍者例皆得封赠,公以检讨在职,若满半岁则于格当改奉议郎,预计其日适在蒇事之后,乃拜章乞减秩一等。
及大礼前授命,朝廷嘉其孝,特改通直郎,由是恩沾泉壤,乡里荣之。
八月,除知大宗正丞事,检讨如故。
始,朝廷以从臣提举议历所,至是俾郭天信代之,公深恶其人,弗欲与共事,谓之曰:「是局既易长,则其属义亦不可留」。
坚请引退。
天信曰:「公誉望如此,岂久为检讨官者,苟能暂屈相从,正字指日可得」。
公曰:「富贵在天,儒者但当顾义耳」。
明日抗论于朝,力丐罢。
天信闻之大怒。
公请不已,并乞罢宗正职,上喜其不可夺,特许罢历局,󲦤绅称其难能。
二年,以皇帝受八宝恩转奉议郎,仍加武骑尉
宗室仲瑈妄议学制,公劾之,上喜公能举职,特转承议郎
三月,除秘书省校书郎
五月,迁尚书考功员外郎,以亲嫌改礼部员外郎
时方承平,四方上符瑞者遝至,公掌南宫笺奏,或日草数牍,曾无滞思,时人服其敏而工。
三年六月磨勘朝奉郎
八月,以议庙制与时论不合责知歙州休宁县。
歙地多岩崄,其民狠愎健讼,岁断大辟以百计,在江东号最难治,而休宁尤甚,故谚称「镬汤滚处」,铨曹选注,无愿往者,摄官岁久,弊滋甚,益不可为。
公初至,命吏于大辟中恣取其一且亲决,吏选久可疑者案牍数千纸,俾两人舁至,欲以困公。
公阅视不移晷,呼狱吏曰:「于若干纸外亡去一节,是必汝所匿」。
吏骇汗失措,度不可隐,乃于其舍故牍中出之,果皆中款情要。
吏叩头曰:「囚罪本不至死,某故当以死,其所匿一节乃囚自白明甚,惧令平反,故匿之」。
公引囚覆问,皆合,释囚而正吏罪,一邑以为神明,曾未踰月,囹圄告虚。
公之始谪也,众皆谓公必不行,既至又谓公必不事事,及见公视职甚谨,虽细务检饬必亲,簿书钱谷悉井井有条次,无丝忽不治,然后叹公之才有馀而度量宏远也。
每听讼必先为民辨曲直,已乃从容告以慈孝礼逊之节,恂恂然犹父兄之诏子弟,民多在庭中感泣,愿息所争,由是犷俗顿革,斗讼衰止。
暇日携宾友登览泉石,吟咏酬唱,略无迁谪之叹。
考课为江东第一,外台列荐诸朝。
政和元年磨勘朝散郎,加云骑尉
三年,复召为礼部员外郎,以预议元圭朝请郎,未几,迁吏部员外郎
四年,擢国子司业
时兴学久,成均之士为文转相模仿,率一律,公恐其渐入卑陋,每考试必取卓然不群者置之上列,文格翕然大变。
士相庆以为得师,质经叩疑者屦满户外,几无食息之间。
其为当世推重如此。
朝廷命诸生习雅乐,乐成,上御崇政殿按试,大悦,学官皆增秩一列,转朝奉大夫
七月,以公在吏部编脩大使臣名籍成,转朝散大夫
九月,迁太常少卿
皇朝自建隆至治平初所行典礼,欧阳文忠公尝裒集刊定为书凡百篇,号《太常因革礼》。
及是朝廷以公明习典章,俾续其书。
公自治平政和四年,用文忠公条目纂录为三百卷,于是五十年间礼文之事粲然在目。
书成,上览而嘉之,使与前书并藏太常焉。
五年,初建太子府,以公兼太子右谕德
公每见太子,未尝不言治心修身之要,且以仁、孝、学三言各著一论献之,勉之使进,于是大蒙嘉纳。
复采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太子善恶成败之迹,日进数事,既久遂成一书,号《承华诏美》云
九月磨勘朝请大夫
六年七月,移太府少卿
盛章以谄媚权贵骤用为开府尹,势倾中外,忽遣其子并谓公曰:「外府左迁,士论甚郁,某能为公即还旧物,其许之乎」?
公正色曰:「进退百官,当自宰相,某虽不佞,顾安肯由他岐进,以重速戾哉」!
并归以告,大惭,遂与公为仇,识者闻而韪之。
国子祭酒
七年大司成,以前任司业训导高丽生有劳,转朝议大夫
公慨然语家人曰:「吾自布衣致身侍从,受国厚恩,当图报效,前此位卑,不敢越职论事,今岂宜缄默」!
乃数求对,言天下治乱大计,且陈时政得失。
虽归削藁,不以示人,然贵要咸怒切齿,公由是不能自安于朝矣。
俄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宣和元年,朝廷明公非辜,复右文殿脩撰,仍改宫观,作自陈,继除知汝州
国初京西多旷土,宝元康定间特轻其赋,募民垦辟,岁久,地无遗利,而民益富饶。
政和初言利者始献议增税,民已不能支,其后宦官李彦京西之民率盗占官地,括其田而归之官,号「西城新法」,由是破产者比屋,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
公下车数月,会至,一境骚然,苛暴肆行,人多逃匿以避祸,公见垂泣曰:「某任郡寄,当为天子牧养斯民,而坐视其离散如此,深所不忍,愿公稍霁威严」。
退而条具不当括者数千户请蠲之。
大怒曰:「是欲沮坏西城新法耶」?
草奏劾公。
朝廷壮公敢为,寝其奏不行,自兹西城及贡奉之事专委通判,而亦不复再至州境矣。
二年,磨勘中奉大夫,加丹阳县开国男
大河岁脩,埽岸费稍草不赀,皆取办旁郡,而汝独倍,民大困不堪命。
公喟然叹息,上疏乞免,且令民缓输待命。
转运使怒不及期,符檄督迫日峻,公奏免益急,僚属惶怖不知所为,公慰抚之曰:「诸君苐勿书纸尾,某当独任其责」。
顷之诏允。
积年重敛,一朝而除,民叫欢交贺,家家画公像,岁时率子孙环拜相语曰:「微公,吾侪非喂死即流徙异乡,能复自保于此乎」?
太守常建言:「汝州崆峒山黄帝问道之所,宜筑宫奉广成子」。
既得请,则竭力以事土木,工未究罢去。
及公至,主观道士出大言胁公促继前役,公叱之曰:「岁饥民匮,困以不急乎」?
即上疏乞须丰登,有旨特从。
公之内刚不畏彊禦多此类。
三年,复显谟阁待制
四年四月磨勘中大夫
七月,转太中大夫,徙知湖州
是行实过阙,例得入觐。
时亲党当国,将为燕山之举,公先以书遗之,其略曰:「方今东南靖息,西北欢盟,相公之功业可谓大矣。
然天下无事则宰相安,宰相生事则天下危,愿相公享宰相之安而无使天下危也」。
省书不悦,乃画旨令便道之任。
公之未至湖,已闻有黠吏数辈持郡将短长肆为不法,及视事数日,尽得其奸赃,流放之,阖郡称快。
燕山之役既兴,国用益屈,乃科免夫钱于天下,输后期者俾以军法从事,民大惊惧。
时浙西连岁水潦,公持檄忧形于色,顾其佐曰:「方兹艰食,何堪重敛」。
议减其半,众争谏以为不可。
公曰:「苟利于民,死非所惮」。
卒奏减之。
前此浙寇方腊起青溪,既破睦陷杭,湖与杭接壤,无赖辈乘时相劫掠,州县兵单弱,弗能禁,乃便宜使土豪捕击。
有愚民无知,平昔纤芥,遂诬其邻以叛逆,杀数人。
及事平,邻家讼冤,有司推治,连蔓不已,以求货,无辜逮系者百馀家。
二千石踰年不能决,公究问,则其首二三人皆瘐死久矣,即日决遣之,欢腾市里。
宣和六年,移知邓州
公之在湖,朱勔尝求鸂𪄠、白雀之属,公拒之甚峻,衔公入骨,由是横加媒糵,遂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七年,加开国子
靖康元年,以渊圣皇帝即位,覃恩转通议大夫
,公寓平江,敌人再攻东都,围甚坚,四方音问莫通,公忧懑殆废寝食。
旋闻二帝北狩,西向号恸,白郡守曰:「公当帅师勤王」。
又曰:「元帅济南,以表劝进不可缓」。
呼左右索纸笔,立草数百言,俾守即遣官持诣元帅府,词旨恳切,读者流涕。
及上即阼,一时人士皆争为攀附计,而公未尝一语及之。
建炎元年,覃恩转通奉大夫四年集英殿脩撰,再知湖州
庚戌岁敌人蹂江浙后,盗贼蜂起,破州县、杀官吏,人情恟恟,朝不谋夕,公于是邦遗爱素著,民见公复来,欢迎蔽路。
会剧贼邵青大缉舟楫,欲由江路入太湖,窥伺湖州,声势甚张。
公乃缮城郭,蒐卒乘,作水战舰数百艘,以䌽帜别其队伍,教之阵法,日亲阅试而加赏罚,士皆精勇可用;
又命郊外团堡社、明斥堠,以坚防守,民恃以不恐。
高彦、张琦复相继拥兵入安吉长兴界,公遣其属李咸统兵与之力战,获首级甚众。
贼锋既挫,且闻有备,一夕而遁,邵青亦望风引去。
有顷,孙诚于乌墩镇杀伤官吏,居民散走,公亟遣单骑谕以祸福恩信,贼徒乃相戒曰:「使君至诚,吾侪闻之旧矣」。
即投戈就降。
安吉顽民施四九见群寇荐至郡境,起为盗,旬日间啸聚千众,邻邦皆震恐。
公选将校之骁勇者俾统兵,授以方略,直捣其巢,遂生擒诛之,馀众奔溃,皆纵不问。
将吏请奏功,曰:「捕盗守臣职也,何功之有」!
终不自言。
是岁大饥,米价翔贵,一斛踰万钱,饿殍相枕藉,公既发官廪,又输己谷数百斛遣官吏赈给。
右姓见公忧劳恻怛,复争出谷为助。
傍郡之饥者闻公荒政,襁负而来,至无以容,乃自城邑及郊野命辟僧舍若亭驿以处之,薪釜菅藉之属无一不备,蒙全活者不可胜计。
建炎初梁端守是州,尝获谋叛军人童照并其党数十人,被加职之褒,告者张成、沈宾皆命官,人慕之。
至是,复有将校告其营卒有谋叛语,意公必乐闻,而己受上赏。
公夜半披衣集官吏讯治,则营卒醉卧犹未醒,公知其诬告,笑曰:「吾岂肯杀无罪而利己乎」?
遂录付狱,果无迹状,坐诬告者,徙之旁郡。
刘惇自称明节皇后弟,官承宣使,所至郡府皆接以礼,盗请俸钱积数百万。
公一见与之言,觉其诈,即加收治,一问而服,乃开封捕盗使臣也。
绍兴元年六月,转左正议大夫
,复显谟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
公在郡留心庶政,事虽甚微,亦不轻委其属,视其民如恐伤之,有利立行,有害立去。
邦人爱公如父母,出境之日民挽车号泣,祖送数十里不绝,至今言及公,犹以手加额颂叹不已。
五年,加开国伯
七年,加开国侯
九年,磨勘左正奉大夫
十三年,加开国公食邑三百户累封至二千户、实封一百户
公官京师二十年,遍历华贯,而在太学之日为多,自学正以及长贰,皆天子亲擢,每岁礼闱贡士,必使公预。
方是时,群试者几万人,公考其文于数句中,辄知其学之浅深,是以多得天下奇士。
于书无所不读,一过目则终身不忘。
研穷经旨,虽通显犹不辍。
祁寒隆暑,手不废卷,议论常出诸儒意表,学子得其说,争抄录藏去。
其诲人则必先德行而后词章,故诸生皆知自重而耻丽于罚。
每荐士必观其器识而后剡奏,其所推引位辅弼、禁从台阁者比比相望,天下论知人必以公为称首。
其为文汪洋雄健,而复精深醇密,众制各自有体,大抵悉极其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也。
于纪事尤不茍,凡子之葬其亲,非得公文识墓则必歉然。
其为诗清丽有句法,与宾客登临宴赏,即席援笔立成,文不加点,坐者莫不惊异嗟服。
公在孕时,其母夫人梦凤凰集于庭,已而生公,人知其为文字之祥;
及中两科归,清孝公又梦欧阳文忠公授公以巨砚,自兹公文益进,遂以文章名海内,夫岂偶然也哉!
公为人开荡而乐易,遇物尽诚,勇于义,若嗜欲不靳财费,赒人之急惟恐不及。
从弟济仲贫甚,以郊恩官之先其子。
族女之孤不能自存者则为具奁橐,选婿归之。
江阴岁租悉推以畀同产。
其仕于杭、兖也,得俸不敢轻用一毫,菲衣粝食,寸积铢累,以嫁二妹。
早年与长兄司成俱仕辇毂,饮食燕游须臾不暂舍。
宣和辛丑岁司成不幸,而公方守汝阳,为位哭之,尽期而撤,复推己俸赡其孤。
晚与仲兄工部居故里,公筑山水佳处,名以「二老」,且日致珍异甘脆为奉,探其志而先之。
其友悌盖出于天性,乡闾慕而化之。
居官清慎,所至必增市估之直,敕家人非饮食日用之物不得辄市于民。
虽游宦四方而不知其土地所产,于奇器异物珍玩之具一无所好。
临事敢为,不畏祸患,以白黑太分屡为权倖所中,虽数龃龉,处之恬然。
或问其故,公曰:「吾道固当如是,又何悔」。
四为二千石,绰有古循吏之风。
御仆妾亦以恩礼,未尝妄加鞭箠,有不当意者以微言愧之而已。
自称为湖州,适时多艰,疲于应接,慨然有退休之志。
既遂奉祠之请,乃筑室宝溪之上,山水环凑。
名人魁士杖策造门,公为之赋诗饮酒,乐而不厌,客去则观书著文。
优游閒适凡十有四年。
与子孙讲论文艺,朝夕不置,闺门之内,弦诵相闻,彬彬若庠序然。
有文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又取诸史考證异同,发摘秘隐,褒善贬恶,皆古今名贤所未到者,别成一书,号《考古通论》,合若干卷。
尤喜释氏书,谓与吾儒同道,究其奥旨。
每宴坐,凝然终日,或至夜分不寐。
易箦之夕,数闻异香,索水盥手,合爪掌跏趺端坐,久之乃北首右胁而卧,薨于正寝,合夫释典所为如来涅槃相者。
享年七十有三,时绍兴十四年九月八日也。
初,公属疾,命左右上章告老,诏以左宣奉大夫致仕,及遗表上,诏又赠特进
既捐馆,吴兴之民虽居深山穷谷中,闻者莫不泣下。
此岂有以彊之然哉,盖其感于中者深也。
公之夫人张氏,金紫光禄大夫磐之女,而礼部侍郎漴之妹,有贤行,先公二十年卒,葬于江阴军由里山之原。
诸孤以十五年九月壬申奉公之丧合葬焉。
明年,太常考功,以公之行治言于朝曰:「道德博闻曰文,安乐抚民曰康,宜赐谥文康」。
诏从之。
于是人士益推为终始哀荣者。
呜呼,公之仕则遇昌时而位三品,退则能自适而享寿考,生则为大儒而见宗当世,没则有易名以发扬潜德,亦可以无憾矣。
然人犹以为恨者,以公之所蕴者甚厚而所施者才一二也。
子六人:长曰立方左朝奉郎、行秘书省校书郎、兼提举秘书省编定书籍官、兼吴王益王府教授、兼权尚书考功员外郎,登绍兴八年进士科
次曰立中,右迪功郎提举河北盐香司干办公事,尝试开封为第五;
而立器、立卓、立豫、立参皆早世。
女三人:长适左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许旸,前卒;
次适左承务郎监登闻鼓院刘封
次适左奉议郎、权通判绍兴军府章倧
孙男五人:长曰郛,右迪功郎临安府于潜县主簿
次曰郯,右承奉郎、知建康府溧水县
次曰邵,左承事郎、新太平州州学教授绍兴十八年进士甲科;
次曰邻,右承奉郎临安府盐官县丞,后公三年卒;
次曰立,右承务郎
孙女五人:长适右修职郎、监台州支盐仓沈洵,次适右迪功郎湜,次适左奉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张本,馀未嫁。
曾孙一人,曾孙女三人。
惟公始为吴兴时方冠,拜公于稠人中,一见蒙器遇,遂归以季女,获从公游二十馀年,故知公出处大节为最详。
谨叙其事,泣以授公子立方,将求名世之士笃古而达于词者表公之墓云。
婿左奉议郎、权通判绍兴军府主管学事章倧状。
按:《丹阳集》卷二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